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昨天发公告,今日(2023年11月15日)起停止储备棉的销售。
日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了《中央储备棉管理办法》(征求意见稿)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其中指出为适应国家储备管理新形势、新要求,进一步加强中央储备棉管理,更好发挥中央储备棉保障作用,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启动中央储备棉收储:
(一)国内棉花持续显著供大于需,或棉花价格大幅快速下跌;
(二)中央储备棉库存明显低于储备规模;
(三)国务院认为需要收储的其他情形。
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动用中央储备棉:
(一)国内棉花持续显著供不足需,或棉花价格大幅快速上涨;
(二)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棉;
(三)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棉的其他情形。
行业人士表示:本次储备棉的停售消息尽管突然,但其实也有迹可循。
当前棉花市场的总体供应基本满足需求,价格也达到历史平均中位水平,并且新棉流通性持续减弱,“如果继续抛国储,现在的新棉就只有等着明年交国储了。”
其实从7月31日2023年国储棉拍卖正式开始,成交量就一直不温不火。挂牌数量从开始的1万吨,逐步增加到1.2万吨,9月初再次增加到了2万吨,与现货价差有200-300元/吨的优势。10月16日-10月20日储备棉销售第十一周,合计上市储备棉资源10万吨,总成交4.06万吨,成交率40.63%,11月以来也基本在50%左右徘徊,11月13日为31.19%。随着新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大幅降低的预期落空,产量较上月有小幅提升,较去年也有小幅增多,需求方面的调整从“强劲复苏”到“温和复苏”,再到现在的“前景悲观”,棉花市场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依旧面临较大压力。